9.30.2012

9.27.2012

房市/近6成民眾認為打房無效 6成2看漲下半年北市房價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政府的打房政策到底有沒有發揮效果?成為近來的熱門話題。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59.1%的民眾認為央行打房無效,豪宅價格還是會漲,而一般住宅房價也會跟著漲;對於下半年台北市房價的看法,也有61.9%的民眾持看漲看法。 根據中信房屋委託創市際市調機構調查本季宅指數調查發現,近期在央行打房下,多數民眾認為豪宅價格會漲,且一般住宅跟著漲的比例達30%,占最多數;但也有29.1%的民眾認為,「豪宅仍會漲」,但政府打房使一般買方觀望,「一般住宅房價會跌」,整體來說,認為豪宅仍會漲的加總比例高達59.1%,顯見近期央行限縮豪宅買方貸款成數,多數民眾認為央行打房無效,豪宅仍會漲。 另外,調查民眾對下半年台北市房價的看法也顯示,多數民眾認為房價會漲5%以內的比例達27.9%最多;其次是認為會漲5%-10%的,占23.3%;整體民眾有61.9%比例,認為下半年台北市房價會漲,僅有19.1%的民眾看跌。 中信房屋董事長鄭余正全表示,由於台北市精華區土地有限,需求仍大於供給,長期來看,精華區房價仍會溫和成長,而QE3的效果是中長期的,短期間民眾還不太有感受,從調查發現可看出,有35%的民眾「不太瞭解」QE3,24.1%的民眾「非常不瞭解」,所以當未來民眾漸漸了解QE3後,預計在全球寬鬆貨幣政策下,加上台灣長期處於低利環境,預期買方中長期買房保值的需求仍相當強烈。 他也認為,QE3的效果會慢慢顯現,預測第4季將呈「量平價漲」格局,價漲5%或10%以內,地段好的精華區會溫和成長,低總價區郊區若交通便利,規劃好的會有補漲行情;至於成交量將會持平,預計第4季的成交量與第3季相較,表現將呈現持平狀態。不過,中長期若QE3效果能逐漸顯現,買方在保值的買盤需求下,明(2013)年第1季會更好。

9.19.2012

新店區—近年房價跟漲快速區內價差仍大

【文/施絢傑 攝影/邱添榮】先有人口政策推動,後有交通建設引導,原本只是個農業小鎮的新店,搖身一變成為大台北重要衛星市鎮;近年房價快速跟漲,同樣證明此點。新店區域房市,可說是大台北整體市場的具體而微;因為離台北市愈近者,房價水平愈高…… 近年台灣房市上演資金多頭行情;除了台北市外,一水或一橋之隔的新北市也『躬逢其盛』。而就型態及發展來看,新北市大致可分兩類市場:一是如林口及淡海等,屬於新興重劃區;另一則是區域發展原本就很成熟的區塊,如板橋及雙和,或本文要介紹的新店。 就發展程度來看,新店在新北市中,絕對屬一屬二。和新興開發區相比,新店這類區域因為可開發空間稍少,房市供給較不易迅速增加,但從數據面來看,新店近年房市供給及價格,仍維持穩定成長;這除了區域發展成熟且自成一格,產品多元且有穩定需求之外,重點還在發展題材不斷。 政府政策促成 交通帶動發展 由於新店溪貫穿,早期僅靠碧潭橋連接,因此本區被新店溪切割,兩岸顯現不同的發展風貌。新店溪以東、本區北側,直接與台北市接壤,交通相對便捷,發展較佳,多數人口群聚於此。其餘地區,過去則以農業或風景區為主。 民國45年是新店發展的關鍵年。當時根據『台北市防空疏散計劃』,大批眷戶和公務人員遷至新店,使本區人口結構轉為以軍公教人員為主。裕隆汽車及其他產業隨後進駐,則讓新店發展一日千里,房市發展也跟著向上提升。 除了人口結構形成穩定內需外,交通建設也是新店房市發展蓬勃的要素。先後完成的新交通建設,提升新店聯外便利度,加上本來和北市就幾乎無隔閡,房價又相對便宜,故吸引一定比例區外客進駐。這包含80年代末期的二高通車並設置新店、安坑兩個交流道,新店捷運線,及後期的新北市側環快及中安便橋等。 二高在80年代後,扮演北台灣重要交通命脈,加上新店捷運線隨後通車,因此儘管當時全台房市景氣在低檔,新店房市卻能維持一定熱度;當時知名的指標大案「湯泉」,更是紅極一時,創造了水岸房地產奇蹟。 房市發展穩定 近年價漲明顯 92年下半年後,本地房市景氣全面回溫,各區供給迅速增加;新店房市原本即相對穩定,因此『反彈』程度反而不明顯,大致呈價揚量平的格局。另外特殊的是,自93年指標大案「綠中海」開始,本區始終不乏數十億規模的指標大案。 推案規模大、能見度高,重點是要有足夠的利多題材;早期來說,當然是前述的二高及新店線捷運,近年則以裕隆集團中興路舊廠區開發為首,還有第一階段已定案並興建中的捷運環狀線。 總之,交通建設加持及區域發展成熟,新店房市發展始終穩定,產品也算多元,不管單身貴族、首購家庭、換屋客,甚至頂峰客層,都可尋得適合的產品。 不過近年大台北房市上演資金行情,價格迅速墊高,新店也屬箇中『佼佼者』;這使得新店市區近年房市產品,十之八九都走中高總價路線,只剩相對位置較偏的北宜路一帶及安坑地區,還找得到平價、首購型產品。 以下,我們將新店大致分成八個區塊,逐一進行更詳細的行情與市場分析。 一、北新路(新店線捷運)沿線 取道交通流量頗高的羅斯福路(經景美新橋),是新店往返台北市的最主要動線;由於可立即接上新店北新路,使該路段成為新店最重要幹道。後來新店捷運線也沿北新路設站,北新路沿線因此成為本市房價最高區。 『捷運共構案』是本區推案最具代表性者。最早出現捷運共構案的是大坪林站,91年10月推出的「新天地」。緊接著92年第三季,位在市公所站正上方的「冠德都會通」推出。接著則是93年七張站的「悠遊市」,新店總站的「碧潭有約」。以當時行情論,這些個案的開價確實都屬高檔。 「碧」案後,大概連共構開發『空間』都消耗殆盡,加上裕隆城開發題材曝光,中興路一帶開始冒出指標案。儘管如此,本區推案開價水準還是全區最高;從五峰自辦重劃區的「長虹峰華」、「養心殿」及「美麗殿」,到去年「三輝君匯」及近新店總站的「國泰雙璽」,都是如此。 其中,長虹案99年Q2推出前,外界盛傳會開出7字頭新店新天價,不過後來該案『只開』68萬/坪;約半年後的「養」案,才開出7字頭。半年後三輝案『再接再厲』,開上78萬/坪,已是該時段新店新天價;國泰案位置較深入,不過75萬/坪開價仍是小區域新高。 與三輝案約同期進場的「名水漾」則因基地條件稍差、動線不算順暢,因此走小坪數、低總價路線,但單價仍高達65萬/坪。 二、中興路沿線 北新路以景美新橋通北市,中興路則是北市木柵往來新店的必經孔道;二高新店交流道,更設在中興路上。不過由於生活機能及商業氣息稍不如北新路,加上無捷運行經,又鄰近當地工業區,因此房價略遜一籌,屬全區第二高。 中興路其實離北新路並不遠,勉強算搭得到捷運便利的邊。另外,政府近年工業區開發限制之鬆綁,也讓中興路沿線房市有了新利多刺激,除了95年工變住的「臺北人」外,更重要的則是裕隆汽車舊廠區之開發案。 位在中興路、寶橋路口的舊廠區,在中興路西南側區塊的『裕隆生活城』已營運多時;除汽車服務中心外,還有購物商場(家樂福)、主題餐廳等,現已成為新店市區的重要商業聚落。 另一側佔地達3萬坪之工業用地,也在94年變更為住商區,區內綠地公園等基本建設也已完成;而最受矚目的,是裕隆及宏達電的雙子星總部大樓。有關本區的住商開發,一開始謠傳裕隆會找合作夥伴,但目前已確定由裕隆自行開發。 裕隆新店舊廠區變更開發,當然成為中興路沿線,乃至於全新店房市的最新賣點。該開發案宣布並完成變更後,行情立即反應飆高,目前和北新路一帶相比,價差已相當有限。前段提到,99年新店開出天價的「養」案推出後沒多久,永華街(寶橋路門牌)「寶徠花園」,立即開出70萬/坪高價跟漲。 另外,曾在97年中預售的「中興馥」,100年中重推時開價更達80萬/坪,是目前為止(101年中)新店最高價。不過該案重推銷售的是高樓層,不能代表該區段(中興路三段)一般行情;前段提到的三輝案開價,仍屬目前新店天價。 本區受到裕隆城題材激勵後的代表性指標案有二;一是合環建設99年初推出的「My Way」(之後成屋重推改稱「合環御景」),二則是位在寶橋路、中興路口附近(北新國小旁)的寶路建設系列大案「園上園」、「玉上園」,及今年的「園頂」。 「My」案為都市更新案,97年首次預售進場,當時行情最高的北新路一帶,也『只有』40多萬水準,該案卻開出55萬/坪;不過後來因故未積極銷售,約一年半後(99年初)才以近興建完成之姿,更名為「合環御景」進場,開價則小漲到60萬/坪;和同期北新路開價行情相比,仍低了些。 而寶路案系列第一期「園上園」於96年Q2推出,位置頗近寶橋路工業區,且近二高新店交流道匝道,條件並不算理想,開價32萬/坪則創當時中興路沿線高點。不過衝著裕隆城開發利基,本案近3百戶量體,不到一季即銷售完畢。 98年再推系列二期「玉上園」,當時大台北正上演資金行情,本案順勢開出45萬/坪區域高價;半年後,本案再釋出相對較差戶別,卻開出更高的60萬/坪,這完全反映了該時段大台北房市資金行情,快速推升房價之情況。今年稍早,本案第三期「園頂」傳出將進場;不過由於基地條件又差一些,因此估計其成交價至多和前期相仿。 三、市區 新店裕隆城。 所謂市區,是由民權路、北新路、中正及中央等路段包圍之區塊。由於開發甚早,區內幾乎沒有條件較佳、面積大且完整的建地,故儘管生活機能頗佳,過往新推案市場,反而不如其他區塊活絡。 近年則因新店捷運通車,使鄰近工業區,過往不受建商青睞,而尚有可用建地之民權路附近,開始出現新案,其中又以江陵建設系列案為代表,開價也相當高。 在土地短缺議題炒作下,96年中建國路、民權路口的「江陵樂」,一口氣開到52萬/坪,成為當時新店天價;不過該案訴求區域豪宅大坪數產品,故價格完全是跳脫區域行情。 爾後,本區推案光環可說完全被北新、中興路沿線搶走,原因當然是裕隆城開發題材,後來甚至換成本區跟著漲。99年10月進場的「三和苑」,開價60萬/坪當然再創區域新高,不過指標性完全無法與同期北新、中興路沿線大案相比。 四、新店溪右岸(碧潭周邊及新店總站一帶) 碧潭吊橋。 週休二日制帶動休閒生活風潮,大台北吹起景觀住宅風,當時代表推案中,就以本區寶路建設推出的「湯泉」系列最負盛名。從91年7月「湯泉」,同年10月二期「湯泉美地」,93年底「湯泉首席」、「湯泉景秀」,都屬同系列推案。而一路下來,房價也從一坪10來萬跳到近3字頭(開價),漲幅相當可觀,堪稱當時新店房市價揚的最佳寫照。 93年9月底新店線小碧潭支線通車後,本區再受注目,原因是小碧潭站聯合開發案。只是當地居民對開發仍有疑慮,加上補償金、補償方式遲遲無法定案,結果直到96年8月,聯開案才以「美河市」之名正式推出。開價方面,一般戶別為35萬/坪,景觀戶更要價45萬/坪。在當時全新店,僅遜於華城地區別墅及前述的「江陵樂」。 「美河市」從開發及銷售,可謂一波三折。不過實際釋出大量媒體銷售後,仍創出高人氣,顯見捷運開發加上景觀條件,確有吸引消費者的魔力。97年本案再推登記事務所之B棟產品,河景戶開價更上層樓,來到55萬/坪。 包含「湯泉」系列及「美」案,讓本區一度成為全新店最熱鬧的房市區,人口也大量進駐。但換個角度看,本區僅靠環河快速道路聯外,小碧潭支線也僅對十四張及「美」案較具意義。因此本區生活質感,仍受到考驗。 說到河岸與舊市區之間的十四張地區,曾傳出政府有意進行開發;只是到目前為止,仍是『雷聲大雨點小』。捷運環狀線行經並在此設十四張站,應該會是下個話題點;不過本捷運路段96年底才剛進行初期工程作業,加上後來區段徵收作業不算順利,因此區域前景仍不明朗。 最後看新店總站周邊。扣除總站共構案,本區其實沒有什麼發展可言,不過或許市區可開發空間真的愈來愈少,因此100年中,碧潭對岸出現一宗特殊推案「碧潭山水」;該案基地地目為旅館用地,開價高達68萬/坪,不比同期市區一般住宅案低,不過由於產品及地目都特殊,因此很難評估該案開價之合理性。 或許地點及產品太『特殊』,本案銷況不如預期;今年初更換代銷改名為「國賓大苑」重新進場,開價小降到65萬/坪。而據了解,無論是基於大環境因素,還是產品銷售陷入瓶頸,總之該案又續有降價。 五、中央新村 舊市區西南側之中央新村,為以往萬年國民大會的老代表所居住地區。由於這群人身分特殊,本區因此訂有限建條款,直到約80年代後才解禁。 嚴格的開發規定,使本區街廓整齊、環境單純,但相對也限制了區域的進階發展。另基於同樣原因,本區整體機能也不算太好,儘管後來稍微解禁,但仍影響民間開發意願;近年推案,幾乎都在區域外圍。 相對於前述幾個區塊,本區房市算是有些沉寂,雖持續有推案,但都屬零星;不過畢竟門牌還是新店,因此一直持續跟著市區北新路等區塊上漲,行情一路從94、95年還不到3字頭,98年前開價已跳到45萬/坪。 之後上演房市資金行情,本區當然也跟上。100年初進場的「中央首鼎」,牌價跳空開到60萬/坪以上;這和98年前開價相比,大漲逾三成,唯一合理的解釋只有資金行情及跟漲,畢竟本區並無任何利多題材可言。之後推案「唐寧街」系列及「御中央」當然『再接再厲』,開價已來到65萬/坪以上。 儘管本區房價跟漲明顯,但區域『質感』依舊,產品還是區內消費者買單居多,外地客源還是對本區興趣缺缺,而客源侷限於內需,正是本區房市的特點所在。 六、北宜路 北宜路街景。 北宜路一帶,由於僅能靠北新或中興路聯外;儘管從北宜路直通中興路的便道已通車多時,本區還是全新店行情最低區,新店捷運對本區也起不了什麼拉抬作用;愈近新店捷運總站及市區,行情愈好,離市區愈遠則行情愈低。不過毫無意外地,資金行情的威力也『籠罩』本區,近幾年單價照樣起漲。 93年複層式規劃的「春風達人」,應是產品規劃不對,後來部分量體改為一般產品,以「夢享國」之名,於95年初再推,當時開價16萬/坪。隔年下半年,「夢」案新成屋重新銷售,新開價則跳到22萬/坪。同年6月的預售案「陛潭」,位置更深入,然號稱有景觀條件,因此景觀戶開價25萬/坪,無景觀戶21萬/坪。 97年「夢」案重推未變更的複層式產品,開價仍只有17萬/坪,然隔年「愛上碧潭」直接跳空開出33萬/坪區域天價;不過該案離新店總站不算遠,無法真正反映北宜路沿線行情。同年9月「新陛潭」基地在北宜路二段巷內,和前期一樣有景觀價差,有景者開36萬/坪,無景者則為25萬/坪。雖然與市區相比,價格平易近人許多,但對照前期,價格漲勢仍不小。 或許位置太深入,交通不便,或許價格仍無法得到認同,上述這些推案,銷售時間都不算短。直到今年,北宜路一段才又有新案「極麗」推出;說是近捷運總站之賣點也好,純粹跟漲也罷,該案開出60萬/坪價格,已直逼北新、中興路一段底一帶之水準。 七、安坑市區 以上各區,都在新店溪東北側,可統稱為新店市區。而新店與中和接壤的部份,則是所謂的安坑。根據地理位置不同,以及開發限制或規定各異,又可再分(安坑)市區及大台北華城兩區。 安坑市區是新店區境內,新店溪南岸的發展核心,一般商業活動都在此區,全區山坡地形居多。過去本區聯外只能由碧潭大橋,經過市區,再取道環河快速道路或北新路。這個聯外相對不便的結果,使得房價水準一直不高。 後來二高設安坑交流道、碧潭橋擴建及中安便橋,改善了本區聯外易壅塞的情況,本區因此出現不少造鎮規模案,當時話題熱度不亞於前述的「湯泉」。不過畢竟位置相對偏遠,加上短期供給量頗大,熱度很快就冷卻。 93年的「綠中海」系列,是本區近年代表個案。約700萬,折合單價約15~17萬/坪之低價策略,及美式郊區別墅社區之訴求,可說相當成功。不過本案第三期「綠灣」規劃大樓產品,因此銷售初期反應不如一、二期之盛況;之後靠著相對低單價及新北市側環快題材,還能逐步去化。該案99年10月成屋新推時,開價則漲到24萬/坪以上。 不過本區真正因為題材及跟漲房價快速提升,則從「綠」案業主同期新推的「國賓山莊」開始。相較於「綠」系列案訴求一般首購客層,「國」案則把訴求層級拉高,鎖定買第二休閒屋的多金族群,結果相當成功,開價也快速墊高到33萬/坪。 然而,畢竟上述系列案周邊缺乏實質生活機能,因此之後房市焦點又回到安和路正市區一帶,推案則都走相對低單價路線,企圖拉攏被單價飆漲而趕出台北市的首購客層。 只是,本區價格也一路跟漲。以97年底「博覽天下」案「莫內特區」來說,31萬/坪開價已屬當時區域高檔,該時段同區還可見2字頭行情。不過後來系列推案開價持續跟漲拉高;隔年底「博」案成屋再推,開價已漲到38萬/坪;100年初的「北城心殿」,更直接開到45萬/坪區域新天價。 至此,安坑開價行情正式站上4字頭關卡,與平價區已漸行漸遠。本區現在4字頭開價行情的支撐來源,恐怕就剩還在規劃階段的安坑捷運線。 八、大台北華城(水源保護風景限建區) 廣義的安坑除市區外,還有一區域;該區早期有批別墅山莊開發,因不少名人曾在此居住而聞名,後來就以開發案名稱,稱為『大台北華城』。 本區約在安坑市區東側,經碧潭橋、安康路右轉華城路方向;因屬水源保護區,故有嚴格的開發限制。本區發展以觀光為主,建案開發的土地單位成本較高,產品多走中高價位別墅路線,不少社區還有嚴格的門禁管制。 正因是大台北難得的別墅聚落,因此有『北陽明、南華城』的美譽;「青山鎮」及「大都市秀岡」,都是相當著名的個案。老牌建商大陸工程的「青」案以系列方式推案,這些年來仍持續陸續釋出量體銷售。 近年本區代表案,則為「國礎富裔山」及「七天四季」,不消說,還是走高價別墅路線。96年中預售推出的「國」案,以英式城堡訴求,最高總價達到1.5億,折合單價達62萬/坪,即便同時期「青山鎮」系列,折合單價也僅4字頭。 去(100)年第一季末進場的「七天四季」,推出時逢大台北房市資金行情正酣,開價當然不客氣,折合單價平均來到82萬/坪區域天價。本區無論環境或開發條件都是特例,因此即便是新店區真正單價最高所在,仍應以特殊狀況論之;但其價格漲勢,依然充分反映近年資金行情之實況。 大台北華城。 近年跟漲兇猛 投資增首購減 第二高速公路闢建通車,讓新店市區及安坑獲得極佳聯外孔道;環河快速道路則使新店通往北市,除了羅斯福路通往北新路外,又多一便捷孔道;新店捷運開通,更讓新店房市如虎添翼。交通建設,確是新店房市發展順遂的關鍵。 另外,以往安坑地區的交通有諸多限制及問題,不過近年開通的左岸版本環河快速道路,也就是八里-新店快速道路(又稱永和次系統道路),讓安坑聯外交通獲得具體改善。接著安坑人更引頸企盼的,當然就是規劃中的安坑捷運線。 而從全新店角度,則自新店線大坪林站到新北產業園區(新莊五股)的環狀線第一階段,才是最值得期待的公共工程。該建設中和至板橋段則已於99年底正式動工,新店區段工程也在隔年底正式啟動。環狀線之外,中興路上的裕隆廠區開發,更是本區房市暨整體發展最夯的話題。就目前附近行情來看,法人就預估裕隆自行開發住宅案,很可能以區域天價面市。 說到這裡,還是要回過頭檢視,這幾年從房市多頭到資金行情,北新路、中興路市區到安坑、北宜路沿線,幾乎全面跟漲。就以北新路沿線來看,94年前還找得到2字頭成交價,但到97年已漲了近一倍,來到40多萬/坪。之後資金行情上演,又先跳漲到6字頭,兩年期間漲勢不斷,現更已逼近8字頭。如此發展,其他相對低單價區,當然跟著上漲。 現在,全新店房市仍『維持』以往各區價差頗大,產品相對多元的格局,但價格早就超越首購客層可負擔水準,近年投資置產比重拉高,也已非首購族台北市以外的最佳選擇。這樣的需求結構改變,會對本區房市及區域發展產生什麼影響?對新店來說,此一命題,和裕隆城開發及捷運建設落實,其實一樣重要。

9.07.2012

1千萬買3大房的捷運宅

作者: 撰文:賴雅淳 | Money 錢 – 2012年9月7日 下午12:51 捷運旅運量除了反應每一站的人氣,還隱含買屋的省錢祕招!到「低」旅運量的捷運站找房子可以找到房價2字頭的捷運宅。但是房價低一定有原因,購屋前得問清楚。 雙北市購屋首選當然是捷運宅, 但是很多人的疑問是:「捷運宅買不起吧?」錯! 其實只要鎖定「低」旅運量的捷運站,就有機會用1千萬元買到大3房! 從捷運旅運量挖掘便宜屋,這個構想來自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他比較雙北市捷運旅運量及當地房價後發現,每月旅運量進站人數低於10萬人次的捷運站,因少了人為炒作,附近房價相對較低,甚至還有許多2字頭的捷運宅。 「旅運量低的捷運站, 大部分腹地較小,開發不容易,在沒有太多新建案拉抬下,當地房價就相對便宜,由於大部分是舊公寓,購買時還要考慮裝潢成本,但不管是自住或出租都相當適合,再加上臨近捷運交通方便,未來賣屋相對容易。」對於預算有限又想買屋的親朋好友或學生,莊孟翰都會傳授這招「捷運旅運量購屋法」。 根據台北市公共運輸處大眾運輸科統計,以今年6月分雙北市捷運旅運量來看,單月進站人次低於10萬人次(包含10萬人次)的捷運站共有11站,若進一步以當地房價進行篩選,符合低於台北市平均成交價每坪50萬元、新北市平均成交價每坪30萬元條件的只剩下7站,包括文湖線的辛亥、萬芳社區站,淡水線的忠義、復興崗站,以及新莊線的頭前庄、先嗇宮、三重等站。 克服不方便 先求有再求好 當然,低旅運量、低房價的背後一定有原因,想要省房價就得忍受一些不方便,像有的捷運站鄰近福地(墳墓),有的位於山坡地保護區、工業區,由於工業住宅、山坡地住宅的貸款成數較低,加上生活機能較差等缺點,當然增值速度就不如高旅運量捷運宅,例如辛亥站與六張犁站僅有兩站之隔,六張犁站旅運量是辛亥站的4倍,平均成交價也高出1.5倍。 儘管有這些不方便,莊孟翰仍建議首購族抱著「先求有再求好」的心態,到這7個捷運站周邊尋寶,只要花時間多看、多比較,相信還是可以買到低總價的優質屋。 在這7個低旅運量、低房價的捷運站中,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畫研究室經理蘇啟榮建議,低預算的首購族優先鎖定捷運文湖線的辛亥、萬芳社區站找房子,因為這兩站靠近萬芳醫院,周邊生活機能稍好一些,再加上木柵屬於文教區,學校可選擇性多,在地理位置上又靠山、樹木環繞,環境相當清幽,走在路上處處可聽到蟲鳴鳥叫聲,居住品質相當優質。 且相較於其他旅運量低的捷運站,辛亥、萬芳社區站距離台北市中心最近,逛街購物不必轉乘,只要搭文湖線約10分鐘就可以直達忠孝復興的百貨商圈,相當便利。 可選國宅或山坡住宅 只是購買辛亥站的捷運宅,可能要克服「福地」就在你家隔壁的心理障礙,因為辛亥站對面是軍營,後面就是景美第12公墓,如果對這個設施有所忌諱,可以選擇到辛亥站對面,走路約10分鐘的山坡住宅區尋找適合的房子。 信義房屋捷運辛亥店經理林孟緯表示,台北市殯葬管理處預計這2年會將景美第12公墓遷葬到文山區興泰路段,原址則計畫種植櫻花林進行綠化,而辛亥隧道也將進行整修,加強照明設備,未來該地居民就不會因為福地而受困擾。 如果還是不想住得離福地太近的話,不妨沿著文湖線往下走到萬芳社區站看屋。該站附近釋出量較多的是國宅,以萬芳國宅社區為例,走路到捷運站只要7分鐘,平均成交價約每坪35萬元,有機會用1千萬元買到3房,缺點是國宅社區住戶多達1千多戶,住戶品質參差不齊,沒有24小時管理員,電梯間較為髒亂,露天停車場沒有權狀,採取先到先停制度。 信義房屋萬芳醫院店業務員林建璋表示,文山區民宅大多是老舊公寓,最便宜的是位在興隆路3段的山坡住宅區,每坪約25萬元,也就是可用700~800萬元的預算買到3房,只是距離萬芳社區站較遠,騎機車車程約10分鐘,而且因為是山坡住宅,住越高越要擔心下雨落石、土石流等問題。 如果寄望未來房價有較大增值潛力的話,永慶房屋總管理處研究發展室經理黃舒衛相對看好位於新莊捷運線的頭前庄以及三重站,因為這兩站具有重劃區、雙捷運交會等題材,未來3~5年如果隨著旅運量提升、商家進駐、新建案大量推陳出新下,對於附近房價增值將有相當大的帶動作用。 從地理位置來看,三重站與台北市僅隔著重新橋,許多買不起台北市的民眾都跨橋到三重買房,而三重捷運站附近生活機能相較頭前庄、先嗇宮捷運站更為多元,包括市場、綠地、學校、餐廳,住宅選擇性相對較多,是外來客在三重購屋的首選地點。

9.04.2012

交通公園頂加 大豐國小 獨棟邊間 民族路

 新北市新店區 > 公寓 > 1450.00萬 > 120.99㎡ (36.6坪) > 3房/2廳/1衛








視野佳,環境優美,鄰公園,優質社區、小巧美麗,鄰公園、市場、學校步行五分鐘,靜巷 生活機能強,格局方正 採光佳,

張清鏡新店服務專線:0930-396-639

新店店面,美河市,台北人